“智能化”夺旗战,小牛电动何以持续领跑?

发表时间:2021-04-17 13:48

图片


从0到1,可以说小牛电动的出现重新定义了行业产品设计的风向标。

作者/KK

出品/新摘商业评论


过去一个月,诸如小米、滴滴等多家知名企业跨界造车的动作,几乎霸榜了中文互联网的世界。


新闻下的一条评论这样感慨道,“这些厂商都将新能源出行看做未来互联网的方向。”


细数这句话的背后逻辑,无疑是随着新能源在这两年的快速发展,电动车和互联网深度结合的场景越来越让大众为之振奋,智能人机交互则是未来出行市场竞争的核心因素,而两轮电动车这一细分赛道上,智能化也正在成为各方竞争的热土。


近日,小牛电动发布和升级十款战略级产品,全方位满足人们在不同场景的出行需求,提升用户的一致性智能化体验。


与此同时,同日,哈啰出行发布了三款智能两轮电动车,正式投身于两轮电动车制造领域。而在更早之前,电动车老玩家雅迪和新日也相继发布新品,聚焦于智能化体验。


各家厂商锚定智能化的热潮背后,作为锂电的开创者,外界公认的是小牛电动助推了行业从0到1的转变,其也更被认为是新国标风口下的后起之秀。


在新能源搅动市场浪潮的当下,小牛电动似乎又一次踩中了风口,契合了行业发展的主流方向,这是偶然还是必然?


一、风口之下,小牛的沉稳蓄势


站在智能化节点上的小牛,似乎从未动摇。


过去六年,小牛电动依靠自身对市场的理解和把握,从创立伊始就瞄准中高端市场,其品牌定位改变了中国此前两轮电动车被普遍认为是低端车型的状况。可以说,小牛高端品牌“NIU”系列创造出了智能电动两轮车庞大的市场需求。


图片


在延长电池的续航、寿命方面,小牛电动自主研发了AI动力锂电系统;同时,小牛电动自有的NIU INSPIRE 智能技术和大数据算法,通过遍及车身的传感器,在多个维度采集和分析用户数据,前端服务上挖掘用户骑行需求,后端制造上提升产品体验和技术。


从这一视角来看,小牛电动也是最早一批应用并实践C2M的企业。


因此,从技术构想到市场落地,小牛电动在业界内一度都被看做是“天选之子”般的存在,但是,对趋势发展的理解离不开背后团队的沉稳把控。


小牛电动联合创始人,也是如今的CIO胡依林,曾经拿着一百多页的PPT到处找投资,然而市场却普遍不看好这一“小众市场”的前景。


但是,坚持市场肯定需要更好、更优质产品的判断,小牛电动毅然入局,当时两轮电动车行业在国内已经较为成熟,尤其是中低端市场竞争激烈,行业也有占据主导的不同梯队的企业。时至2019年,雅迪和爱玛的500万台销量仍然领先后来者数倍,把控着第一阵营的席位。


面对行业发展的方向,沉稳蓄势是小牛电动的一贯战略,而产品后来的研发方向也与那份一百多页的PPT大抵相似。


老虎证券就曾对比总结道,近两年行业整体的销售量有所下滑,但是小牛电动依然保持逆势增长。一方面是其锂电池的定位有前瞻性,另一方面是其出色的外观设计吸引了众多年轻用户的喜爱。


从0到1,可以说小牛电动的出现重新定义了行业产品设计的风向标。在2019年实现首度盈利开始,逐步站稳高端锂电市场,这也是小牛电动在欧美发达国家中得以立足的重要原因,过去几年,美国、荷兰、比利时、德国一度是我国两轮电动车的主要出口国家,小牛电动是为数不多的中国品牌。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完成高端市场占位的同时,小牛电动也与国内一众传统厂商去拼杀中低端市场。毕竟在更广阔的下沉市场中,两千元档的电动车才是销售主力。


一如华为拆分荣耀的成功案例,小牛的下沉战略同样是推出子品牌GOVA,瞄准于中国三、四、五线城市电动二轮载具市场,但在技术和体验上仍然保有小牛的调性,GOVA同样拥有不同模式选择、动能回收、信息丰富的液晶屏等这类黑科技的体验。


这一步棋不仅保留小牛电动高端品牌所沉淀的价值,也在为小牛找到了新的增长曲线。早在去年5月底,GOVA所推出的入门车型G0,凭借高性价比迅速崛起,第二季度销量约2.3万辆。小牛电动也于当月顺利纳入MSCI中国小型股指数成分股。


与此同时,电动车自身的品类属性所致,售后服务必不可少,产品打开销路自然也需要渠道的铺设。截至到当下,小牛电动在国内开设超2000家品牌体验店及专卖店;同时进入海外46个国家,基本实现了全球市场的多层次布局。


左手是多年来为大众所认可的技术沉淀,右手是日趋成熟的渠道网络体系,历经六年,为自身打下坚实基本功的小牛电动,正迎来一次新的蜕变,打开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二、跨入2.0时代,王牌是什么?


“小牛电动将全面开启NIU 2.0时代,正式进军微出行领域。”


发布会上,小牛电动CEO李彦押注的不再仅仅是单纯的出行工具,而是回归到解决人们出行的核心问题上,把真正好用的出行产品带给全球用户。


图片


具体从战略上来说,“NIU 2.0时代”有四个各不相同却又紧密结合的层面。


首先是完成“智能2.0”的进阶,做深大数据驱动的智能化设计。过去多年来,前端数据驱动后端制造的优质案例并不多见,借用陆奇在演讲时的一句总结,“创业的核心是永远不变的,即优秀的创业者用技术打造产品,用产品试探市场,满足人们需求,从而创造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但是,很多企业瞄准的需求往往并不是真实存在的。


对此,小牛电动的崛起已然证明市场庞大的潜在需求,向智能2.0迈进后,小牛将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系统,根据用户的骑行习惯打造定制化体验,完成从产品数据到云端服务、存储分析、车辆反馈的大数据闭环,让智能化进一步渗入小牛品牌的基因。


图片


其次是在“动力2.0”方面,多年的技术沉淀赋予了小牛电动厚积薄发的可能,进而拥有探索极致产品的底气。


全新升级后的第7代AI动力锂电系统科技,将在五维动态感知算法加持下,实现更精准的SOC续航算法、更严谨的充放电循环以及更科学的FOC动力输出,提供高效稳定的动力体验,同时小牛电动还将汽车级电子通讯CAN BUS以及性能更强的中置电机应用落地到产品上。


与此同时,“产品2.0”则指向跨越更多场景,体现了小牛电动深研用户需求、全面覆盖不同出行场景的决心。


一个用户普遍感同身受的趋势是,在如今生活节奏加快、出行方式多样化的现代社会里,出行产品也越来越需要契合消费者日新月异的出行场景。公开数据显示,全球绝大多数的城市出行都是1到5公里内的短出行,这无疑蕴含着一个巨大且充满可能性的市场空间。


以最新发布的品类“小牛电动滑板车”为例,核心技术的复用是小牛产品体系的战略重点,小牛电动滑板车同样搭载了第7代AI动力锂电系统科技,使其具备更高效能。


图片


同时在睿电™主动式能量回收系统的加持下,小牛电动滑板车拥有优于同级的高达50km超长续航,充电时间5h,充分满足日常城市出行的需求。


打造多元化产品矩阵的基础,正是小牛电动长期以来对技术的不断投入,以及对用户需求的洞察。


小牛电动此次推出的包括GOVA F0、GOVA C0及小牛电动滑板车在内的十款战略产品,是在经历六年的技术沉淀及市场规模化发展后,全产品矩阵得以初步升级和完成的标志。


图片


除此之外,小牛电动还将争取实现覆盖全球市场的“网络2.0”,通过加快构建全国10000+门店、全球1000+海外门店的渠道网络。


根据兴业证券的预测,由于新国标政策的出台,预计在2021年-2022年,我国电动车市场将出现一个销量峰值,峰值可能在4500-5000万辆/年。


瞄准下沉市场及海外潜力市场的消费增量,对多产品、多种销售模式的拓展,国内及海外渠道的终端门店渠道布局,重资产的不断投入是小牛电动未来的立足之本。


拉至企业战略层面来看,小牛电动从产品、研发、市场多端的发力,不仅有过去不断探索的延续,也有对瞄准未来市场发展的创新。


发布会上,小牛电动宣布以年销量600万台为战略目标,实现向城市出行第一品牌的跃进。立下超越巨头销量数据的目标,小牛电动的2.0时代已然蓄势待发。


三、用户为本,“驶向全球”


如何解读小牛的品牌价值,在分析师的推演沙盘里,可能是领先的科技和入局时机,但是,对于小牛电动的用户来说,对其品牌的最先感知是融入科技与时尚的经典设计以及流畅的智能驾驶体验。


胡依林在发布会上说道:“科技是冰冷的,小牛电动在做的一切努力,就是把冰冷的科技转化为生活中有温度的体验。一切创新都为骑行服务,让用户的被动骑行习惯成为我们产品研发的方向。”


为了更懂用户,小牛电动打破了品牌以往与消费者沟通的方式,多渠道聆听用户的声音,其创始人曾对外界阐述道,“智能便是深挖用户需求,如果我们开发的智能产品是用户不需要的,那么它们就是伪智能产品。”


相比传统两轮电动车的厂商,小牛电动不断响应并整合消费者反馈的需求,并用数据来指导生产和设计。


小牛销售的所有电动车与智能手机的绑定率远超同类竞争者,用户可以通过小牛电动APP与智能手机相连,实时的监测车辆的状态。如今日活量稳定上升的小牛电动APP成为其连接用户的重要通道。


图片


借助这一系列“互联网思维”下的布局,从最初的两轮电动车,到现在进军微出行领域,小牛电动在不断解决用户出行问题的漫漫长路上,聚焦短出行、微出行,满足城市通勤、骑行玩乐等多个场景。


所以,小牛在这个过程形成自身方法论的同时,也为品牌建设沉淀下长远深厚的用户基础。


正如一位小牛用户的总结,“小牛品牌以专注城市出行为入口去打造一种年轻人所崇尚的’科技、潮流、自由’的生活方式,让品牌理念契合用户所需,精准触及引发用户共鸣。”


伴随着新能源市场的发展,这一品牌形象也在市场成熟时不断深入人心,受到年轻消费者的认同。


根据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调研数据显示,2020 年中国电动二轮车用锂电池出货量达 9.7GWh,同比增长达到了78%。


与此同时,受益于共享电单车积极影响,锂电渗透率达 27%,但是除去共享及换电市场份额,民用市场真实渗透率仅 16.2%。


低渗透率和市场高增速的双向促进,小牛电动也将继续在新的“风口”下找到第二增长曲线,通过从1.0到2.0的跨越,为自己赢得下一张高速发展的门票。


快速导航
快讯
关于新摘